昨天 Day 21 我們討論如何讓 Data 對商業價值做出貢獻,承續這個話題,今天要討論的是我目前非常感興趣 ❤️🔥 的議題:the outcome map
可能因為我是 PM 吧,當初踏入資料領域也是為了做產品,忍不住一直注意到做資料跟做產品有很多相似處。
在 Day 21 提到利用儀表板來呈現商業結果及背後的邏輯,其實就會需要深入討論指標跟策略。而在這些討論的時候,會自然發現有 decision tree 決策樹的概念:
OST
Decision tree 決策樹 🌳 的概念被廣泛應用在 problem-solving 解決問題上。甚至連程式教學 Python tutorial on decision trees 都用得上。Teresa 發明 Opportunity Solution Tree 以及參考 Hope Gurion 這篇 Empower product teams with product outcomes, not business outcomes,我將這個概念叫做 outcome map 來跟大家說明:
(其實是一樣的觀念,但發現用 Opportunity Solution Tree 別人比較難懂,直白講 Outcome 就比較容易懂 ?!)
為什麼要區別 Traction metric 跟 Product outcome?
因為解法很多種,假設想降低獲客成本 (product outcome), 可以降低廣告投入,也可以減少免費試用 (traction metric)
有幾位資料人也談到相似的概念,像是 Ryan Foley 的 Money Tree 以及 Benn 在 Coalesce 2022 發表的演講 Money, Python, and the Holy Grail
Money Tree by Ryan Foley
Data Team 應該掌握所有的資料,因為有這些資源,加上在釐清資料定義、指標目的的過程,通常也了解了商業邏輯。當然,商業邏輯是被商業團隊或產品團隊主導,這兩邊不同團隊該如何合作產生綜效?以確保商業模式夠清楚簡單呢?
從初版開始,不要追求完美。記得我在 Day 17 提到迭代完成的蒙娜麗莎嗎?先有一版想法就可以討論了,搜集雙方意見、來回討論就會不斷調整。其實 outcome map 很重視的是過程,而不是要有個漂亮的地圖,事實上 outcome map 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,因為市場不斷變化,這一季可行的做法,下一季可能就不行了。
雖然是由公司高層定義今年公司的 business outcome 商業目標,但 product outcome 是無法被定義,而是需要被發現的🔬。通常都是從一個假設開始,例如「增加轉換率可以增加營收」,然後就開始做各種實驗設法增加轉換率,也許更個人化的折扣碼、或者提供更多熱門商品等等。也有可能最後發現,轉換率很難撼動,想增加營收,可能得要增加訂單數,或增加訂單金額。
Vijay Subramanian 成立的 Hellotree 正試圖要達到做到這個看似資料工作的未來 future of work. 他認為可以讓資料流動顯示在 outcome map 上,而且使用者可以點擊某個指標或流動再往下探索,去分析流動變化的原因、對 outcome 影響的程度等等。
這看起來真的滿理想的,想到要先釐清整個商業邏輯、確定資料從哪來、清理資料、釐清指標及關係,光想就覺得一大堆工,但不是完全做不到。我在 2023 年 8 月的 dbt Taipei meetup 上有分享這個議題 (投影片 及 錄影), 當天參與分享的朋友們建議我不要浪費力氣,這個 map 存在自已心裡就好,要去跟別人解釋以及試圖讓整個公司都做到真是太困難了。但有個朋友建議我,即便做不到,分享這個理想世界也很夠,至少讓其他人知道這個理想世界長怎樣,且有人試圖達到中。可能會引起一些共鳴,或者只是激起一點漣漪也好。
感謝他的鼓勵,如果你覺得這個理想狀態有點意思,歡迎跟我交流 🤗 ! 非常期待一起討論跟 Data 或Product 相關的話題。
下一篇要來為系列文的團隊與公司部分做的結尾,我們來討論一下該如何定義資料策略。希望這個系列有鼓勵到你,也讓你知道 Data Team 的旅程可能是如何。明天見。
對 dbt 或 data 有興趣 👋?歡迎加入 dbt community 到 #local-taipei 找我們,也有實體 Meetup 請到 dbt Taipei Meetup 報名參加